36氪研究院 | 2024年中国“AI+农业”行业研究报告
2024年11月27日·36kr
Fish AI 速读
原文 6777 字,FishAI速读将为你节省 34 分钟
全文总结
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劳动力短缺等挑战的加剧,传统农业模式面临巨大压力。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革,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,并提升生产效率、优化资源配置。本文分析了‘AI+农业’的发展背景、现状和产业结构,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中的创新应用,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,例如智能化装备的广泛应用和AI数据服务平台的崛起,旨在推动农业向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,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。
关键要点
🌱 政策与技术驱动AI+农业发展: 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,卫星遥感、5G、大数据等技术突破为农业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,同时农业生产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需求也催生了AI+农业的快速发展。
🚜 AI+农业应用方向多元: 当前AI主要应用于农业大数据分析、智慧农机、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方面,例如利用AI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、病虫害防治、动物个体识别、精准施肥灌溉等,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。
📊 产业链结构清晰: ‘AI+农业’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设备及技术供应商、中游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下游农业生产商,其中上游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,中游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,下游则包括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等环节。
💡 AI赋能农业全链条: AI技术应用于农产品销售、电商平台、物流等环节,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,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,例如利用AI技术进行物流路线规划、产品推荐、智能客服等。
📈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: 智能化装备有望广泛应用,无人化、少人化作业成为可能;AI数据服务平台将成为农业领域数智化革新的强大引擎,推动农业产业链智能化升级,并助力食品安全保障和农产品溯源管理。